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业界新闻

弓余侃车:谁能填补这个车型空白?

时间:2024-08-12  汽车商务网  张智

    比较中美德日汽车产品,就会有一个有趣发现,每个国家的车型规格往往和这个国家的国情、性格相吻合。比如美国,地广人稀,傲视群雄,汽车也是以大为美,特别是意气风发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更是造型夸张,奇大无比,车长动辄超过6米。

而日本则是另一个极端,车型都是小型、微型,国家立法,推出KCAR法案,限车长为3.3米,排量0.66升,中国当年引进的大发、云雀都是这类车型,但不适合中国国情,基本都销声匿迹。

QQ20240729-054136.jpg

德国汽车则是介于两者之间,考虑到德国部分高速公路不限速,所以特别小的汽车也没有市场。尽管有大众UP这样的产品,但销量有限,主要是高尔夫这个级别的车型。

中国是地广人不稀,高速公路又发达,导致微型车市场也不大,基本以通勤代步为主,3.6米到3.8米之间已是极限,再往下延伸,就是老头乐的天下了。所以五菱的MINI EV 由于价格便宜、造型新颖,曾经成为爆款,但用途太少,缺少实用性,所以一阵风以后,归于平淡。中国消费者的选择倾向是同样价格,挑大一些的。自主品牌的打法是用A 级车的价格,给你B级车的空间。从市场反应看,眼光精准,收效显著。

以下是把一些代表性的车型做一个对照表格,在轿车市场,基本都是越级对抗。需要说明的是,合资车也准确把握了国人心态,国产车型都是加大一号。

QQ20240812-054703.jpg

QQ20240812-054743.jpg

QQ20240812-054754.jpg

QQ20240812-054802.jpg

在SUV市场,也是这个特点。但有一点非常特别,就是加长型或者说D+级,只有美国生产。德日不生产可以理解,因为都是国土狭窄,路况极好,基本没有四驱需求,如果需要大空间,MPV即可。但中国还是有需求的,去西北、东北,去乡村,都有可能遇到短时的越野路况。两娃家庭,只要再带一二位老人,基本坐满三排,车长5.2米以下,所有的车型的第三排座位,都不是特别宽裕,而后备箱更是没什么空间。

这种车型可以有两种开发思路,一种是承载式车身,可以理解为有大空间,离地间隙稍高、乘坐舒适的四驱轿车。另一种则是用越野车底盘或皮卡底盘开发,追求性价比或个性化,吸引一批专业玩家,如垂钓、旅居、自行车、帆板、长途穿越等等。尤其是吸引皮卡上牌受限城市的用户,抢一批皮卡用户。

既然美国有这个市场需求,相信国土面积差不多的中国也有这个需求。不知道谁来填补这个空白?

 

弓余侃车:比亚迪,飘了!

弓余侃车:汽车合资企业的未来在哪儿?

弓余侃车:由丰田汽车的混动想到日本的匠人精神

弓余侃车:我的买车观念的进化 自我检讨的过程

弓余侃车:技术路线的选择决定了汽车企业的未来

弓余侃车:比亚迪、吉利、长城、小米 谁能笑到最后?

弓余侃车:合资车企销量、利润双降 中方应有偿出让股份

弓余侃车:面对出口大潮 建议国家设立出口汽车保护基金

弓余侃车:燃油汽车 还有未来吗?

弓余侃车:一手好牌打得稀碎之长城汽车

      汽车商务网来源于网络转载的文章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图片内容和版权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