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业界新闻

汽车观察:当AI有了“活人感” 车市下半场亮起来

时间:2025-11-28    谢人杰 管宏业

 一句童音破晓AI迷思。

20251128_062540_014.jpg

一句童音让“活人感”上了热搜,也让公众对AI有了更清晰认知。广州车展上,当一位五岁左右的孩童用稚嫩的声音对车机说“不想吃饭”时,“豆包”AI没有困惑,精准地理解到:这是孩子在撒娇,并回应“恐龙也是吃饭才能长大的”。

这个温暖瞬间不胫而走,“活人感”三个字悄然为智能座舱树立了新标尺。而故事的主角,是上汽荣威M7 DMH。

20251128_062540_015.jpg

“如果豆包思考得有点久,那说明你的问题绝对刁钻。”上汽乘用车荣威品牌总经理钱漾的笑容中带着自信。这种对“思考过程”的珍视,与传统车载语音追求秒回的逻辑形成微妙对比,仿佛在宣告:汽车AI不再是快速应答的机器,而是需要时间思考的伙伴。

在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张亮看来,这正是智能汽车从“互联”迈向“AI”的关键转折。当行业还在争论“AI 上车”的噱头与实用,荣威 M7 DMH 携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的落地,已然给出了另一种答案:汽车的智能化下半场,正在从“互联”全面迈入“AI”。

20251128_062540_016.jpg

▲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 张亮

“活人感”破晓,打造“AI第一车”

“活人感”的走红绝非偶然,它精准刺中了智能汽车发展十年的隐痛。那些只能执行刻板指令、无法理解言外之意的车载系统,让用户不得不迁就机器,使用“机器人语言”与之交流。

“我自己就是那个被框住的人。”钱漾坦诚说道。大家多年来习惯认为,需要给AI清晰的指令、规范的语句,“但这本身就不对——我们平时跟人说话,谁会这样讲话?”

20251128_062540_017.jpg

▲上汽乘用车荣威品牌总经理 钱漾

荣威M7 DMH搭载的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试图打破这场人与机器的“无效对话”。而这场边界重构的核心,在于技术底层的真正打通。

作为深耕数字领域与产品规划的复合型管理者,张亮对此有着清醒认知:“AI 不是孤立的功能,而是需要硬件、软件、数据的全链路协同。”

背后的技术逻辑清晰而硬核: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提供“推理能力”,让车机从“听懂话”升级为“懂意图”;上汽零束科技五年打磨的SOA架构打通“车控端口”,300 +项功能可联动响应;全场景连贯记忆则实现“千人千面”,能区分不同座位的用户需求,关联历史对话提供个性化服务。

“这不是简单的语音助手升级,而是人机交互的范式转移。”张亮的自信溢于言表,这种自信源于对技术成熟度的判断 —— 从2017年提出“AI 汽车”概念,到2023年OpenAI引爆大模型技术,荣威等待的正是“技术与生态同频”的时机。

20251128_062540_018.jpg

“万物AI的时代,多数车企还在做APP上车的表面功夫,而荣威要做的是让AI成为汽车的原生能力。” 张亮这番话,点破了当前行业的痛点,也点出了荣威和而不同的竞争力。

“上半场电动化,下半场智能化;而在智能化赛段,上半场是互联,下半场是AI。”张亮的行业观察,勾勒出中国汽车产业的演进脉络。

这一判断来自亲历者的深度思考。作为曾经的上汽首席数字官,张亮见证了行业从电动化到智能化的完整周期。在他看来,荣威RX5赢得了互联上半场,而现在,搭载豆包大模型的M7 DMH正试图开启AI下半场。

十年前,2016年,荣威 RX5 以“互联网汽车第一车”的身份,定义了One ID、云管端一体化等行业标准;十年后,2025年,荣威 M7 DMH以原生AI能力,试图重新界定“AI 第一车”。

“五彩斑斓的黑”,荣威要走价值新路径

“荣威就该是五彩斑斓的黑。” 钱漾在展台上的这句表述,精准概括了品牌的新调性。

黑色代表普适、靠谱的底色,五彩斑斓则意味着对多元用户需求的包容——既要延续 “品位科技” 的高端基因,又要以 “务实普惠” 的姿态,让主流消费者享受到技术红利。荣威M7 DMH的成功,正是这种调性的最佳实践。

20251128_062540_019.jpg

“荣威未来不再以价格营销主导,我们要做价值营销。”张亮的宣言,预示着营销理念的深刻变革。

这场变革需要整个体系的支撑。从市场传播到销售服务,整个链路都必须理解品牌内核、产品价值和技术亮点,才能用恰如其分的语言完成价值传递。

更深层的,是一场彻底的to C思维革命,本质是汽车行业从“产品中心”向“用户中心”的彻底转向。

20251128_062540_020.jpg

在张亮的视野里,中国汽车的下半场不再是规格参数的军备竞赛,而是价值、体验与思维的全面升级。当行业在“价格战”中疲惫不堪时,荣威试图走通一条价值新路。

今年的“克制”是为了明年更好的“下饺子”

“我们不做无定语的‘领先者’,但要做有合理定语的‘靠谱者’。” 张亮的表述带着几分自负,却也道出了荣威的产品哲学。

这种哲学的背后,是上汽乘用车新销售公司的体系支撑——率先在传统车企中落地 IPD(集成产品开发)与 IPMS(集成产品营销体系)流程,打通了从产品定义到销售服务的全链路。而作为兼具产品规划与品牌营销能力的管理者,张亮的复合技能在此刻发挥最大价值:“过去产品、营销、销售是割裂的,现在我们要从用户需求出发,反向定义产品、设计服务、传递价值。”

20251128_062540_021.jpg

这种体系化能力,正在为荣威 2026 年的“产品大爆发”积蓄力量。张亮透露,今年的“克制”是为了把基础做透:“我们没有急于下饺子’,而是通过M7验证产品逻辑、打磨服务体系、建立价值认知。”随着渠道网络新增238家、年底突破600家,以及半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的逐步落地,荣威的产品矩阵将全面升级,覆盖更多细分市场。

“明年开始,你会看到一个更全面、更领先的荣威。” 张亮的话语里,藏着的不只是品牌向上的野心,更有经M7验证、体系夯实后的十足底气。

      汽车商务网来源于网络转载的文章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图片内容和版权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