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业界新闻

汽车观察:特斯拉有多可怕?

时间:2020-10-23    贾卫中

 微信图片_20201022103416.jpg

“一家以汽车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却保证它的主营业务不挣钱,这是什么逻辑?我们有理由相信,汽车根本不是特斯拉的主营业务,只是其实现主营业务的工具。”第四届中德大会新能源论坛上,星星充电董事长邵丹薇语出惊人。

微信图片_20201022103421.jpg

特斯拉为何修改企业愿景?

尽管整车制造工艺与传统汽车巨头相比仍有差距,但特斯拉以大数据为支撑的软件定义汽车,让巨头们追赶得异常辛苦。然而,该公司在能源领域的超前布局,又让业界大吃一惊。

特斯拉修改企业愿景的背后,是公司主营业务的变更。邵丹薇分析称:“今年1月,特斯拉修改了企业愿景,将‘推动人类交通可持续发展’,改为‘推动人类能源可持续发展’。此前,该公司已将域名从teslamotors.com更改为tesla.com。我们看到,在过去10多年里,特斯拉几乎是不盈利的,好不容易在中国扩厂和销售Model 3 盈利了,上个月又大幅降价。一家以汽车为主营业务的公司,要保证它的主营业务不挣钱,这是什么逻辑?我们有理由相信,汽车根本不是特斯拉的主营业务,只是其实现主营业务的工具和路径。从汽车到能源,特斯拉进入了一个比汽车大得多的市场。”

微信图片_20201022103427.jpg

特斯拉看到了电动车背后的能源市场变革,并快速占据了关键领域。邵丹薇介绍说:“特斯拉的主营业务有两件事:一是智能科技,二是能源。智能科技的代表是无人驾驶,能源则是利用电动汽车建立移动能源网。而今特斯拉的业务范畴包含了电动汽车、能源服务、电池制造、充电桩服务等领域,涵盖了能源生产、能源传输、能源管理、能源交易、能源消费等方面。值得关注的是,今年1月马斯克带着‘虚拟电厂’走进英国,为进一步引入该公司的自动化能源交易平台做准备。”

在邵丹薇看来,马斯克已经把汽车和能源这件事情完全想明白了,他的目的不在于用电动车颠覆燃油车,而是推动一个千年乃发的能源市场变革。

移动能源网下充换电想象空间巨大

今年,“新基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充电桩赫然在列。近期“国常会”又提出:“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一般认为,这是国家对电动车的支持从金钱补贴向基础设施建设转型。但专业人士看来,在能源变革的背景下,充、换电模式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微信图片_20201022103432.jpg

电动车是移动储能工具,而双向充电是连接能源市场与交通市场的唯一通道。邵丹薇认为:“近期,特斯拉电池发布了新一款续航100万英里(160万公里)的产品。普通私家车20万~30万公里进入报废期,意味着有80%的设计续航是冗余的,电池的设计冗余将如何利用?毫无疑问,是移动储能。要想把能源生产和移动储能结合在一起,中间有且只有一个通道就是双向充电——在波谷时买电,在波峰时卖电。双向充电连接了万亿级能源市场,连接了万亿级交通市场,是能源与移动交通取得联系唯一的能量入口、信息入口、交易入口以及用户行为入口,充电不是简单的‘新基建’,也不是帮大家做一个补能设施。下一个五年,以电动车为移动储能工具的双向充电,一定是个改变人类千年以来能源使用结构和使用方式的过程。特斯拉在澳大利亚、英国建立‘虚拟电厂’正是为此。”

微信图片_20201022103437.jpg

同样,换电也是电动车接入能源网的重要方式。论坛上,澎湃电能CEO 周旼认为:“目前动力电池的通用性较差,而模块化的电池是标准的,能够被数字化的(电池的生产数据和运营数据能够打通),它将串联能源和汽车,开启新的能源模式。同时,模块化动力电池在梯次利用方面具有优势,换电网络天然就是动力电池的回收网络,用户不用把车开到特定地方实现电池回收。动力电池模块化之后,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车企,越来越多的充换电供应商,组成换电网络的共享形态,在共享换电网络生态当中找到特别好的产业机会。”

微信图片_20201022103441.jpg

邵丹薇和周旼的观点简单总结为一句话就是,当越来越多的车变成电动车,能源网络的商业模式一定会发生重大变化。而马斯克已经看透这一点并积极行动起来。

当某些传统主机厂一边拒绝承认特斯拉是高端车,一边又积极向数字化转型加速追赶的时候。在邵丹薇看来,智能化、能源网两手抓的马斯克已经跳出汽车范畴,纵身扑向千年一遇的能源变革机遇,这恰恰是部分传统主机厂没有看透的一步棋。

看到自己和竞争对手之间存在差距并不可怕,因为还有机会追赶甚至反超。但如果对手已经领先了一个量级,而自己却浑然不知,对部分传统车企而言,这才是特斯拉的可怕之处。

(图片来源:中德大会组委会/互联网)

      汽车商务网来源于网络转载的文章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图片内容和版权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