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成立,7月29日在重庆正式挂牌——中国长安汽车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央企。这是根据国家要求对央企进行战略调整的典型案例,即央企从“大而全”转向“专而强”。
表面看长安汽车就是从兵装集团拆分出来,而有专家认为:“这不是简单的分拆,而是基于国家战略需求的功能重构。”将汽车业务包含在兵装集团内部,这种“大而全”的业务架构导致资源分散,制约了核心业务竞争力的提升。拆分之后,兵装专心于军工业务,长安汽车专心于汽车产业,核心只有一个,转向“专而强”。
中国长安的独立正是这一逻辑的体现——独立后的企业获得了更大的经营自主权,注册资本200亿元的架构为引入战略投资者预留了空间,未来有望借鉴“长安-华为-宁德时代”的合作模式,通过股权多元化加速技术迭代。
朱华荣董事长明确指出:“公司将全力加速‘三大战略’的实施,旨在打造一个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专用平台,并大幅提升平台的通用性。”
所谓的“三大战略”,具体指的是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以及全球化“海纳百川”计划。这些战略共同构成了长安汽车未来发展的蓝图。
“香格里拉”计划自2017年启动以来,便致力于在2025年前全面停止传统燃油车的销售,实现全系列产品的电气化。为此,长安汽车计划在2025年前在全产业链上投入超过1000亿元,并集结超过1.1万名研发人员。从最新的产销数据来看,长安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表现颇为亮眼,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量达到45.17万辆,同比增长49.05%。
与此同时,“北斗天枢”计划自2018年启动以来,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该计划的目标是从2020年起,所有新产品均实现联网,并搭载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这些目标如今均已实现。长安汽车还计划在2025年前实现车载功能的100%语音控制。
在智能化技术的推进上,长安汽车不仅推出了深蓝EPA1平台,还与华为、宁德时代携手共建CHN智能电动平台和SDA软件定义架构,显著提升了整车的智能化水平。
展望未来,朱华荣透露,长安汽车将在新能源化和智能化领域继续深耕,聚焦下一代电池和IGPT等产业的布局,同时紧跟数字能源和电池回收等产业的发展机遇,探索商业化和规模化的新路径。公司还将致力于端到端智能驾驶技术、多模态大模型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并探索Robotaxi、智能物流等全新的出行模式。
从国家战略角度看,中国长安汽车诞生于“专而强”模式,并正聚焦面向未来的汽车主业。据悉,今年中国长安预计年产权出300万辆,有望冲入中国汽车前三甲。人们有理由相信,在新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中国长安必将成为央企中“专而强”的典范。
(图片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