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IAA Mobility专场)上,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在演讲中谈到在中国市场发展的“三个必须”。他说,大众集团“十点行动计划”的首要重点之一就是聚焦集团在华发展。我们必须赋予中国区更大的自主权,以实现更敏捷的决策过程;我们必须本土化并把握在中国市场的价值链;同时,我们必须加速车辆产品和技术的开发。
奥博穆谈到,大众汽车集团目前正面临着重大转折,整个行业亦是如此。他说,在集团数十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受益匪浅。在我任职集团首席执行官的第一年中,我们从零开始,进行了坦率的评估。基于广泛分析,我们梳理出了一个拥有75个要点的列表,最终形成了集团的“十点行动计划”。
他说,“十点行动计划”的首要重点之一就是聚焦集团在华发展。为实现集团目标,我们制定了明确的计划:我们必须赋予中国区更大的自主权,以实现更敏捷的决策过程。我们必须本土化并把握在中国市场的价值链。同时,我们必须加速车辆产品和技术的开发。我们将这一战略总结为六个字:“在中国,为中国”。
奥博穆认为,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已经在中国取得了坚实的成果:首先,我们制定了明确的2030目标;其次,我们在安徽成立了100%TechCo -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第三,我们建立起全新、强有力的技术合作伙伴关系;最后,我们已建立起全新的管理模式,赋予中国区更多决策权和自主权,并加速决策。
他说,中国是除欧洲外,我们另一个重要的支柱市场。大众汽车集团及其强大品牌在过去四十年活跃于中国市场,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中国市场充满了特殊的挑战。当下,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地区的汽车工业转型如同中国一样显著和迅速。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些挑战。在贝瑞德和中国团队的带领下,我们在过去几个月里制定了明确的计划和2030年的目标蓝图,旨在推动集团在中国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取得持续的成功。
他指出,我们希望继续巩固大众汽车集团在国际汽车制造商中的领先地位,并在中国汽车市场中跻身前三名。我们同时希望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扮演领导作用。我们也深知,为实现这一承诺需要采取哪些行动。我们的中期目标是按股权比例实现25亿欧元以上的营业利润。此外,我们正推进混合动力系统的发展,使燃油车型逐步向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过渡。我们将强大的燃油车组合转变为新能源汽车,并希望在这一细分市场中更具竞争力。在此过程中,集团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得益于我们的规模化和成本控制优势,即使在市场规模缩小的情况下,我们仍保持了强劲的盈利能力,使我们能够凭借强大的财务基础投入并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
奥博穆说,为了给客户带来行业领先的体验,我们重点关注四个关键技术领域:1.平台架构;2.电池;3.软件;4.移动出行解决方案。
他谈到,CARIAD集合了大众汽车集团的软件研发能力。为了更快、更集中地进行软件开发,我们为CARIAD落实了“五点行动计划”,并任命了全新的管理团队。速度已成为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到今年年底,其软件专家人数将从2022年的800人扩充到约1200人,其中包括CARIAD正在组建的合资企业的员工。这些员工中至少有90%是中国本土的软件人才。同时,我们将对CARIAD进行调整,聚焦软件产品与车辆的功能集成,并与本土伙伴密切合作。
奥博穆说,大众汽车集团致力于实现以“中国速度”发展。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将于2024年年初投入运营,这将是集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的目标是将新产品和技术的开发周期逐步缩短约30%。约2000名来自研发、零部件和采购领域的员工将为此来到合肥。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将为我们带来显著的时间与成本优势,帮助我们在焕新的品牌基础上,加速开发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纯电动车。
他透露,基于我们的电池战略,标准电芯将通过两种渠道采购:一方面,集团内部的PowerCo将成为极具竞争力的供应商;另一方面,我们也将通过第三方供应商伙伴,进行区域定制化的采购,满足当地市场环境及法规要求。在中国,我们专注于向国轩高科等第三方本土合作伙伴进行采购,确保我们能够在中国电池市场中获得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我们将电池成本视为影响大众汽车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将在整个价值链中继续强化其地位。
他认为,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纯电动汽车生态系统,尤其是广泛覆盖、便捷的充电网络,对于电动化转型至关重要。在中国,我们与一汽集团等本土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了领先的高功率充电合资企业。到本个十年的中期,我们将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约45000个充电终端。我们已明确了未来数月在中国的工作重点。首先,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产品与技术路线图;同时,我们将落实新的合作伙伴架构。
最后,奥博穆说,站在国际汽车制造商的视角,中国已经成为我们的“健身中心”。我们必须更努力、更快速地“锻炼”自己,以紧跟市场发展趋势。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中国市场保持强大的竞争力。
写在后面:一段特殊的经历,让奥博穆对中国市场有着特殊的感情和见地。在此次演讲中他略显动情地对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表示:我很高兴与您,万钢教授,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在同济大学学习期间,您是我的博士生导师。三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就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保持着持续、开放和富有成果的交流。
他表示:“我个人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渊源,我管理中国区的项目已有三十多年,同时每年都争取能到访中国一次。中国人民的开拓性思维、敬业精神、源远流长的历史及高速发展的步伐都深深感染着我”。由此可以相信,在奥博穆及其团队的努力下,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仍将取得令人瞩目的良好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