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业界新闻

汽车观察:造车“新势力”遭遇新对手

时间:2021-02-08    贾卫中

 src=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_images_20190507_4df19fcb3d714a4c98189af4663be6ec.jpeg&refer=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jpg

2019年混得最惨的造车“新势力”,2020年终于吐气扬眉了。然而,在融资大战中胜出的“新势力”头部车企,将与传统车企诞生的“新势力”——新能源品牌打响遭遇战!

“新势力”吐气扬眉

2020年的新能源车市充满悬念,先是上半年降幅远超传统燃油车,而后下半年又跑赢燃油车。在此背景下,造车“新势力”风头大展。

尽管本土传统主机厂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市场份额都占有绝对优势,但近三年来下降趋势愈发明显。乘联会数据显示,2018~2020年本土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销量分别为93.5万辆、87.9万辆和70.8万辆,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640.webp (1).jpg

与此同时,曾经挣扎在生死线上的部分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脱颖而出。统计显示,2020年,造车“新势力”累计销售了30.8万辆,同比增幅高达457.0%,是2018年同期销量的10.1倍。这其中特斯拉功不可没,2020年MODEL 3在华销售13.7万辆,占“新势力”总销量的44.6%。同时,去年蔚来累计销售4.4万辆,同比增幅112.6%,理想累计销量为3.3万辆,同比大涨3070.5%。

src=http___inews.gtimg.com_newsapp_match_0_3668994077_0.jpg&refer=http___inews.gtimg.jpg

或许令头部造车“新势力”最开心的,是重新获得资本市场热捧。《光大证券﹒造车新势力行业深度报告》分析称:“2020年初至今,蔚来股价已上涨近1000%+。上市至今,理想、小鹏股价也上涨约100%。尽管2020年蔚来、理想、小鹏的年销量均低于5万辆,但当前市值已逼近,甚至超越年销量上百万级的部分传统车企。”

总之,2020年,是第一轮融资竞争中胜出的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扬眉吐气的一年。

“新势力”新在哪儿?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突袭而至,一部分比造车“新势力”资历老、实力强的传统车企陷入生存困境。然而,“新势力”头部车企不仅坚持下来,并且赢得传统主机厂的尊重——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公开表示要向“新势力”学习……表明汽车行业在认真研究:“新势力”究竟新在哪儿?

《中金公司﹒剖析造车新势力成功范式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给出了12个字的结论:“标签鲜明,解决痛点,创造需求。”

src=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_images_20190812_20cc8d20468744c1a1b6cabded0ccc04.jpeg&refer=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jpg

以特斯拉为例,《报告》认为:“科技感是其最鲜明的标签。无论是软硬件自研的自动驾驶,还是OTA 迭代升级,抑或是马斯克SpaceX 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成功都是为了强化其科技感标签。针对性价比弱和充电时间长、里程焦虑的痛点,特斯拉通过多方降低制造成本和推广超级充电技术等手段来解决。而不断更新的自动驾驶技术,调动了追求科技感的消费者的胃口,创造了消费需求。”

再看蔚来,《报告》认为:“蔚来以豪华为标签,同时配合服务到极致的做法。无论是终身免费道路救援、终身免费质保、终身免费道路换电、免费共享空间。还是线下 NIO House 和线上 APP 社区齐发力,利用圈层社交营销等等等等,最终目的只有一个——使‘贵’合理化!”

src=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_images_20181004_8ecd07f6d36243e6938ceb7b83fc8a64.jpeg&refer=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jpg

显然,蔚来的“贵”一旦被合理化之后有两大好处:对企业自身而言,品牌高端化自圆其说了;对消费者而言,解决了电动车性价比弱的痛点。至于如何解决里程焦虑的痛点和创造需求。《报告》认为:“蔚来的解决方案是采取车电分离的换电模式。同时,传统企业虽然把用户看作上帝,但用户和企业始终界限分明。然而,蔚来真正把用户需求放在第一位,以为用户创造愉悦的生活方式为目标,力求与用户共同创造一家企业。”

表面看来,在市场下行趋势下,生存下来的“新势力”目标明确、个性鲜明,而失败的车企则产品千篇一律、目标客户模糊。

实质上,特斯拉和蔚来的特点,分别是力求把科技、服务做到极致,这应该是其成功生存下来的关键因素。

“新势力”第二轮竞争到来

2020年淘汰赛大潮席卷,互联网背景的造车“新势力”越来越少,而传统车企内部的“新势力”却涌现出来。“新”、“旧”势力融合成大势所趋。

《报告》认为:“ 2020 年,是新、老势力的分水岭。2020 年前以造车‘新势力’融资能力强弱为标志,结束了中国新势力造车的第一阶段。而今后国内新能源行业还会涌现第二阶段,以传统车企认识到新能源 2C 市场的重要性、成立新品牌拆分运营、参与竞争为标志。”

1750297_1_6.jpg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8年长城新能源品牌欧拉独立以来,多家车企大集团纷纷推出了其独立的新能源品牌。北汽集团有ARCFOX、东风集团有岚图、广汽集团有埃安,未来上汽集团也将推出L品牌。

与第一波“新势力”相比,这一波“新势力”以传统车企大集团为背景,财务状况较好,不存在资金链断裂风险。同时,有传统车企的制造优势、品牌实力背书。而“双积分”政策的压力迫使他们必须在短期内打开市场,因而冲劲十足。另外,部分品牌已经在智能化和用户运营方面下大力气对标特斯拉和蔚来,他们有望成为新能源领域的“种子选手”,与互联网造车“新势力”正面PK。

src=http___p4.itc.cn_images01_20201224_ab90abd38a0047a88b0eaf831d059c08.jpeg&refer=http___p4.itc.jpg

同时,第一轮竞争中胜出的“新势力”头部车企需要继续向传统车企学习。2021海口新能源车展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认为:“风口的资本也要下沉到技术层面,全力助推核心技术的突破。活下来的‘新势力’,不能单靠营销和概念,而是最终靠技术、产品和服务取胜。”

2020年,在融资大战中胜出的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头部车企,算是在造车“马拉松赛场”上迈出了第一步,未来像传统车企一样扎扎实实造车,才能逐渐弥补自身短板。2021年,诞生于传统车企的“新势力”,想要在“赛场上”尽快崭露头角,需要弥补自身在科技、服务领域的不足。未来“新”、“旧”势力融合是大势所趋。

正如魏建军所言:“‘造车新势力’不可能永远是‘新势力’,它也会变,同时传统企业也会进行变革,最终传统车企和新势力都将在同一条赛道竞争。”

      汽车商务网来源于网络转载的文章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图片内容和版权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