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一汽-大众成立,推出的第一个车型就是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的JETTA,据说是太平洋一股季风的名称,来到中国,按照读音,翻译成中文名称捷达,迅捷到达,确实透着喜庆。这是一款与大众高尔夫同平台的A级车,捷达的脚步,正好踏上汽车进入中国家庭的节奏,以皮实耐用、省油经济的形象风靡全国,演变出“捷达神话”。20多年来,车型几次改变,但销售神话一直没变,总是单车型销量的前三名。为一汽大众的中国排名、为德国大众的世界排名,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汽大众将车型名称的捷达升格为合资自主的汽车品牌,既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充分意识到捷达在中国市场的多年的口碑声誉,这么多年来,捷达在中国市场创造了多个奇迹,如珠海的出租车第一个达到60万公里无大修,哈尔滨的出租车紧接着达到100万公里无大修。贵州柴油捷达创造了平均油耗不超过5升/百公里的好成绩。单车无后援往返欧亚,几万公里质量无虞的旅游达人。
如今,捷达既是大众集团内和保时捷、兰博基尼并列的子品牌,也是一汽大众负责生产销售的第三个品牌,和大众、奥迪并列,应了中国的老话,长子独立,自立门户,壮大家族。从这个品牌的诞生,我们看到了合资双方一汽集团与大众集团对于一汽大众的高度肯定,既对过去合资合作的成绩感到满意,也对未来合资合作的前景充满信心,对一汽大众的市场营销能力充满信心。推出一个新品牌,需要市场接受,需要规模销售量,这些都是对一汽大众的严峻考验,尤其是市场下行的今天,没有增量市场,每一点份额都是竞争激烈。
既然是全新品牌,目前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全新打法:
其一,依托大众已有体系,既独立又联合,不特别要求4S体系,可以借助已有的售后服务体系,减轻了建店负担;
其二,品牌独立,但在公司层面,技术开发、生产等完全统一,充分利用规模优势、集团力量。
但仅仅如此,还显不足,我们可以畅想一番:
既然是全新品牌,没有负累,完全可以再跨一步,真正做到源于中国,面对中国。也就是充分研究市场,发现市场,快速满足市场。
能不能有针对性地开发面对未来的共享车型?由于多人合开,启动模式,车内装饰,人机对话模式等等,都和家庭轿车有很大区别。
能不能开发类似伦敦出租车式的专用车型,到目前为止,国内并没有一统江湖的出租车车型。而正在使用的出租车,基本没有乘客门自动开关,行李箱盖自动开关,行李箱容量偏小,等等。
既然是诞生在中国的品牌,能不能更多地采用中国科技公司的一些科技成果,如人机对话、语音识别、语音导航等等。因为国内企业熟悉国内环境和需求,在人机工程、使用方便性方面有优势。
JEETA,捷达,迅捷到达。既要快速,还要环保,更要安全。
捷达,承载着嘱托,承载着希望,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