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业界新闻

汽车观察:一汽奥迪以变革之勇启新程

时间:2025-09-04    管宏业

 时代巨轮,轰鸣向前。一场关键的高层换防,为深水区的中国汽车改革写下鲜明注脚。

20250904_051010_001.jpg

2025年9月1日,中国一汽党委副书记梁贵友宣布重磅人事调整:郭永锋与李凤刚正式换岗,即刻生效。郭永锋重返一汽-大众体系,接掌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回归中国一汽,出任一汽富华生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

20250904_051010_002.jpg

从行业变革的宏观视角审视,此次高层换防绝非简单的岗位轮转,而是中国一汽对豪华品牌转型的战略锚定——它超越了常规岗位轮换的范畴,既是观察传统豪华品牌如何应对时代变革的重要窗口,更是一汽奥迪迈向融合发展3.0时代、开启全新大周期的序章。

时代浪潮汹涌:中国车市重塑竞争格局

回首过去五年,中国车市宛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醒目的特征,无疑是围绕“汽车”概念与行业主导权的激烈争夺。传统车企与新造车势力,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此消彼长。包括前一波的互联网造车,涵盖后一波的3C造车,长江前浪推后浪,各方势力竞相角逐,试图留下自己的印记。

放眼全球,在中国,也唯有中国,堪称这成智电大变革的主战场,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2024年,当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劲增 32%,燃油车销量却同比下滑 12%;当L2级智驾渗透率半年内从28%跃升至45%,智能座舱下探至8万元级市场——中国市场牵动全球汽车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汽车品牌的生存逻辑与竞争范式被彻底改写。

20250904_051010_003.jpg

很显然,这已是一场生死攸关的考验:以BBA为代表的传统豪门既面临燃油车基盘萎缩,又要应对各类造车新势力的“抢逼围”,市场态势极为严峻。

表面上看,这是一场技术的较量,但往深层次探究,实则是意识与方法的全面革新。新势力们凭借创新的商业模式、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以及快速的产品迭代,迅速崛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何打破体系惯性寻求突破,已成为摆在传统豪华品牌的时代命题。

李凤刚时代:以“用户直连”破局,为老牌豪华注入新基因

作为中德合作最成功的豪华车代表,实际上过去两年里,一汽奥迪已预见先机,并率先启动变革。

2023年10月,刚刚四十出头的李凤刚出任销售公司中方一把手。他的到来,以“启承转新”的担当,打破了传统豪华车企与用户之间的“玻璃幕墙”——带着对行业变革的敏锐洞察,他放下高管的“架子”,钻进用户的“圈子”,用接地气的2C化行动,把以往车企“自认为用户了解、实则用户茫然” 的技术亮点、安全细节,变成了消费者能听懂、愿传播的 “实在话”,为这家 37 年的老牌豪华企业注入了“用户直连”的新基因。

20250904_051010_004.jpg

▲李凤刚

在笔者看来,两年时间不长,但足以引发一场百年老店的体系性变革。

其一,“承”体系根基,“启”用户思维。

接手一汽奥迪时,李凤刚面对的是一个典型的传统豪华困境:手握Quattro四驱、ASF 全铝车身、严苛安全标准等 “硬实力”,却在新势力“用户直连”的冲击下,陷入“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尴尬。

传统营销模式里,车企想当然地认为“用户会懂”,却忽略了消费者真正关心的是“这个技术对我有什么用”“安全是怎么体现的”。比如,奥迪坚持使用车规级芯片,认为这是豪华品牌的 “基本操作”,却没意识到消费者对“车规级”与“消费级”芯片的区别并不知晓;奥迪在车身结构、门锁设计上暗藏安全巧思,却因缺乏直白解读,让用户误以为这只是普通设计。

20250904_051010_005.jpg

李凤刚曾在视频中坦言:“当新势力品牌将一些产品点大讲特讲、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时,我们作为传统品牌好像都没有参与进去。大家会认为说我们没有,但实际上我们很早很早就有了。”

面对这种认知断层,李凤刚打破高管幕后决策的惯例,亲自走到镜头前,以视频号为桥梁,开启了从企业视角到用户视角的转变。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对“i 人营销官”身份的坦诚。在汽车行业e 人扎堆、追求流量噱头的当下,李凤刚不回避自己的内向性格,反而把真诚变成了与用户沟通的优势,拉近了与用户的距离。这种 “不端架子、不说空话” 的沟通方式,让用户真正看懂了奥迪的技术优势,也让企业清晰触达了用户真实需求。

20250904_051010_006.jpg

其二,“转”2C 实践,“合”豪华重塑。

在李凤刚看来,“2C化”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把“用户思维”渗透到营销、产品、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从企业想给用户什么转向用户真正需要什么。

他所推动建立的“用户需求反馈机制”,让一线销售、售后人员能直接将用户意见传递到总部产品部门,打破了传统车企部门壁垒,让体系变得更敏捷、更贴近用户。在他带动下,一汽奥迪多个区域负责人也开始拍摄用户沟通视频,形成了“总部+区域”的用户沟通矩阵。

另一方面,强化与科技公司深度联姻,从根本上推动豪华双向重塑。以刚刚上市的全新Q6L etron和全新A5L为例,奥迪贡献百年造车经验,华为注入AI算法与生态能力,二者在奥迪的E³ 1.2电子电气架构上实现了机械与数字的完美闭环。如李多次强调:要强强联合、软硬结合,才能做出更加适配客户需要的品牌。

20250904_051010_007.jpg

回顾李凤刚执掌一汽奥迪,于乱云飞渡中他顶住环境压力、跳出自说自话的传统窠臼,“蹲下身来讲技术、竖起耳来听需求”,让这家老牌豪华车企的“用户思维”从口号变成了实践。这种接地气的担当,正是他对一汽奥迪“启承转新”的最好诠释,也为中国传统豪华品牌的2C化转型,提供了一个“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的鲜活样本。

郭永锋接棒:直面“三变”挑战,领航迈入3.0 新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年初以来,一汽奥迪高管体系已相继启动了三波重大人事变动,从中彰显出积极求变的迫切与笃定。此番李、郭换防,更是转型关键期的又一重要决策。

回溯至 1988 年,中德携手在长春启动具有开创意义的豪华车国产。截至今年,一汽奥迪将成为中国首个销量破千万的豪华汽车品牌。成绩背后,当下一汽奥迪更面临严峻挑战。摆在郭永锋面前的,是身处“时代之变、豪华之变、体系之变” 三重挑战,每一项挑战都关乎企业能否在新竞争格局中继续领跑。

20250904_051010_008.jpg

▲郭永锋

从时代之变来看,中国车市的智电替代,已从选择题变为必答题。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超过50%,消费者对汽车的认知已从交通工具转向智能移动空间,但对一汽奥迪而言,其优势的燃油车市场正持续萎缩。如何在“油电共进”中实现“电动突围”,是郭面临的第一重难题。

从豪华之变来看,“豪华”的定义已从“品牌溢价+机械素质”,转向“科技体验+用户服务”。新势力品牌通过直营模式+管家服务重构了用户体验,一汽奥迪在用户直连、智能体验的响应速度上仍有差距,如何重塑“新豪华”认知,是郭必须跨越的又一重门槛。

从体系之变来看,传统“经销商分销”体系已难以适配用户直连需求。如何平衡经销商利益与用户统一体验,打通全周期服务的数字化链路,是更为迫切的当务之急。

20250904_051010_009.jpg

很显然,面对这三重挑战,郭永锋的使命不仅在于守成,更在于破局。值得期待的是,他过往在一汽-大众推动的“数智化营销改革”案例,以及在一汽富华“电商体系搭建”经验,恰恰是破解这些难题的关键:既懂传统体系的优势与痛点,又具备数字化转型的实战能。

郭永锋毕业于吉林大学,拥有信息与计算科学理学学士与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4年踏入一汽集团,在多个关键岗位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他的接任,意味着一汽奥迪数智化变革的“深化”与“执行”。

郭永锋拥有丰富的数字化经验,曾担任一汽集团数字化部副部长,兼任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在一汽大众销售公司总经理期间,系统推进“以用户为中心、以数智化为驱动”的营销理念,大幅缩短订单响应周期;担任一汽富华总经理期间,进一步强化汽车电商与数智零售的实战经验,建立起覆盖新车、二手车、零配件乃至文创周边的电商体系。进一步证明了他在数字化营销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

20250904_051010_010.jpg

尽管三重挑战重重,但郭永锋接手的一汽奥迪同样机会良多。企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产品大年,全新Q6L e-tron、全新A5L上市后,全新 A6L、全新 A6L e-tron、全新 Q5L等重磅车型将在12个月内陆续打出,涵盖“燃油+电动+插混”全动力形式,形成全场景覆盖的进攻态势。这些车型的集中落地,不仅意味着一汽奥迪“油电共进”战略进入成果兑现期,更标志着其产品力将实现“代际跨越”,从机械豪华向科技豪华全面升级——对郭永锋而言,倘若将产品优势转化为市场胜势,很可能开启老牌豪华车的又一个大周期。

人汽观察:

从37年前首开豪华车国产先河,到如今在智电时代直面三重挑战,一汽奥迪的每一次转型都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同频共振。郭永锋的接棒,不仅是一次人事更迭,更是一场战略接力——李凤刚以用户直连打破传统壁垒,为转型埋下接地气的种子;郭永锋携“数智化+强执行”双重优势接棒,要在“时代、豪华、体系”三重变革中开出破局之花。

20250904_051010_011.jpg

时代浪潮奔涌向前,转型之路从无坦途。传统豪华阵营面临空前挑战,中国汽车产业的弄潮者们,以非凡胆识与战略远见,在时代考卷上写下铿锵答案。

      汽车商务网来源于网络转载的文章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图片内容和版权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