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业界新闻

汽车观察:央企整合风暴 东风底气何在?

时间:2025-08-04    王珊珊

 如何破解“大而不强”困局,是车企“国家队”亟须思考的问题。

20250803_155700_013.jpg

7月29日发布的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显示,上汽、一汽、东风、北汽、广汽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东风排名从2024年的第240位下滑至291位。

一个月前,东风汽车整合旗下风神、奕派、纳米三大自主品牌,成立奕派科技,也是一种应时而动的变。

8月1日早上7点50分,奕派科技召开8月形势目标教育大会,总经理汪俊君号召全体干部员工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战斗姿态,迎战市场挑战。

20250803_155700_014.jpg

当天晚上7点,奕派科技举行了成立以来首场战略发布会,将通过技术、产品、品牌、海外四大战略支柱,跑出“奕派加速度”。

东风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青发表致辞并强调,“奕派科技是东风汽车自主乘用车事业的主力军,东风汽车将以深厚的央企优势,支持东风奕派科技创新突破、跨越发展。”

20250803_155700_015.jpg

▲东风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 杨青

打破“大而不强”的困局

在做大做强自主品牌的道路上。东风汽车一度沉迷于“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扩张逻辑,却陷入了“大而不强”的困局。

旗下不仅有风行、风神及启辰三个经营了十余年、针对主流紧凑型市场的自主品牌,近年来又先后发布岚图、纳米、奕派以及纯电猛士。

20250803_155700_016.jpg

虽各有定位,但在研发资源、供应链体系、渠道网络等层面存在协同不足的问题。不仅容易导致企业资源分散化,甚至出现兄弟品牌正面厮杀的现象。

以纳米、风神、奕派为例,在价格带上,纳米定位10万元左右、风神定位10万-15万元、奕派定位15万-20万元,并没有保持足够空间;而且三个品牌的研发、销售、制造,分属于不同公司、不同部门中,综合实力孱弱。

2023年,东风汽车提出“跃迁行动”,开始在研发、采购、平台共建等层面打破原有体系的部门壁垒。此次奕派科技的成立,标志着东风自主乘用车改革进入深水区。

整合后,东风风神定位“智享生活新家庭”,要担当“东风海外市场的主力军”,未来2年在售车型将达10款,聚焦A级、B级核心市场。

20250803_155700_017.jpg

东风奕派将推出两大产品系列:一个是由纳米01、纳米06、奕派007及008等产品组成的主流科技系列,定位主流年轻用户。

另一个是由东风与华为联手打造的智能精品系列,进入中高端市场。首款车型定位为高端智能全尺寸SUV,预计2026年正式上市。

到2028年,奕派旗下产品数量将达到10款,覆盖A0到C级。

20250803_155700_018.jpg

简而言之,就是形成“奕派向上、风神向新”双品牌、多品系的战略布局。

同时调整的还包括研发、制造、销售在内的多个部门和公司主体,其中的核心的就是研发。据悉,奕派科技很多关键岗位,都由技术背景的负责人担任。

以总经理汪俊君为例,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2009年加入东风公司,历任动力总成设计室主任、技术中心副主任等职,是东风多项发动机核心技术的功勋带头人;并且深度参与了猛士科技、岚图汽车早期的研发工作。1984年出生的他,目前是东风汽车内部最年轻的A类正职高管。

“打赢胜仗”的三大底气

 “武汉的水杉能活上千年,靠的不是急功近利,是守着自己的节奏,扎好自己的根。奕派科技也会这样。”

在汪俊君看来,奕派科技在技术深耕、生态共建与用户服务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这份不疾不徐的笃定,正是源于内在积攒的深厚底气。

20250803_155700_019.jpg

▲东风奕派科技总经理 汪俊君

一是技术的底气。

技术不是企业的加分项,而是生存项。汪俊君每天5:30起床,跑步5公里,周末10公里,雷打不动。他将技术比作练马拉松,膝盖的承重力、不平的节奏感、背肌的承受力,都是硬指标,骗不了自己。

东风汽车有着56年造车底蕴,一直坚持自主创新,持续研发投入。“十四五”期间,集团研发投入超过500亿,研发人员超1.2万人专利创新指数连续三年,蝉联行业第一,

掌握有效专利2.59万件,新能源智能网联专利超过5000件。

20250803_155700_020.jpg

二是生态的底气。

“水杉的根在地下连成片,不是为了省力气,是为了一起向上生长。”在汪俊君看来,生态伙伴不是简单的供需关系,是生态共同体。技术的深水区,从来不是孤军能蹚过去的。

东风汽车拥有广大的“朋友圈”,奕派科技正联合体系内外所有的合作伙伴,打造奕派+生态矩阵,包括与宁德时代、Momenta、百度、腾讯、高德等头部技术服务商合作,丰富新能源出行场景,构筑智慧技术生态圈。

其中,东风与华为的合作已持续多年,是从产品开发、营销、到生态的深度合作。2023年起,华为乾崑与岚图汽车开始合作接触;2024年起,华为与猛士科技携手,2025年开始,华为和奕派科技,开展了更深度、更全面的合作。

20250803_155700_021.jpg

三是对用户的底气。

把用户皱的眉,当成必须解的题。据悉,奕派科技会定期举行用户座谈沟通会、开通高管直联专线,用户声音,直达最高决策。

前几天,几位用户跟汪俊君交流,希望增加哨兵模式、QQ音乐、智能远近光等。为此,工程师们不分昼夜地搞开发,全力完成交付,7月29日,奕派007、008已经可以陆续进行OTA升级。

20250803_155700_022.jpg

“用户就是奕派科技的一号工程。”汪俊君强调,奕派科技的“持久战”,就是永远都和用户站在一起,永不言弃。

央企“三国时代”,谁主沉浮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025年,是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国资央企的重组整合正在以雷霆万钧之势加速推进。

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正式成立。至此,我国形成三大央企汽车集团“三足鼎立”格局。

20250803_155700_023.jpg

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构想,三大央企汽车集团将更好助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品牌。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销规模持续扩大,背后却是令人担忧的经营效率。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利润率只有4.3%。对比2014年8.99%的利润率,十年间,利润空间压缩了超59%。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显示,上汽排名138,较去年下降45位。一汽排名164位,较去年下降35位;北汽排名201,较去年下降8位;广汽排名252,较去年下降71位;东风排名291位,较去年下降51位。与大众、丰田、通用等排名前十的汽车集团差距悬殊。

20250803_155700_024.jpg

在新能源浪潮与全球化博弈的双重压力下,一汽、东风、长安三大汽车央企自去年以来加强重组整合,推动国有资本优化配置,看点颇多。

一方面,组织架构的深层重构为其在新能源与智能化赛道的突破奠定了体制基础。

另一方面,年轻化管理团队的搭建,贾建旭、陈彬、汪俊君等一众少壮派上任,为央国车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模式。

此外,在战略上,既锚定技术突围,也聚焦国际化布局,通过差异化路径探寻新增长极。

从今年上半年市场表现看,一汽累计销量157.1万辆,同比增长6.10%;长安累计销量135.5万辆,同比微增1.59%。

东风累计销量111.6万辆,暂时落后。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40.2万辆,同比增长6.8%,自主品牌销量占比提升至60%,整体规模仍游离于行业第一梯队之外。

20250803_155700_025.jpg

站在从规模扩张向质效升级的关键路口,东风汽车想要达成2025年300万辆销量目标,依然面临不小的压力。

从岚图到奕派科技,从技术骨干到企业掌舵人,汪俊君接过东风乘用车5万-20万元级主流汽车市场新能源转型的接力棒。这位最年轻少帅能否为东风打下一片新天地,令人充满期待。

      汽车商务网来源于网络转载的文章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图片内容和版权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