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车企和新势力再添新分歧。
当现代潮人的“露营神车”与古代将军的“赤兔宝马”同框,这该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5月17日,中国马术耐力巡回赛潮白河站,北京越野携BJ40增程与BJ30领航赛事,BJ40增程赤兔版还与象征“日行千里”的赤兔马上演了一场竞速对决。
在现场观众热情的欢呼声中,时间仿佛回到1958年,那台“井冈山”小轿车缓缓驶出生产线,开进中南海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
历经60多年的发展,北汽人依然“立志为国造好车”。
尤其是过去一年多来,在董事长张建勇的带领下,北汽集团大刀阔斧、重塑筋骨,干成了多件大事:
自主品牌乘用车实现品牌和销量的“换挡提速”,推出高端豪华自主品牌享界汽车,北汽极狐荣膺纯电市场新势力TOP6;世界北汽的版图不断扩大,全年累计出口27万辆……
然而,这一切只是开始。
打破魔咒,自主品牌全面突围
“躺赚奔驰、躺平自主”,这是北汽集团一直想要摆脱的魔咒。
去年3月底,张建勇从北京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重新调回至北汽,出任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新一轮大变革由此开始。
▲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建勇
从品牌换标、更名、梳理产品体系,到大胆重用张国富、王昊、彭钢、刘观桥等为代表的关键少数;从亲自下场为集团旗下各品牌站台;到制定“三年跃升行动”计划……张建勇执掌一年多来,北汽集团深入实施“营销、成本、质量”三大“一把手工程”,不断提升经营效率。
2025年1-3月,北汽集团整车销售超40万辆,同比增长6%。在京产值超924亿元,同比增长5%。旗下北汽极狐、北京越野、享界汽车三大自主乘用车品牌都出现了令人惊喜的变化。
极狐被定为北汽新能源板块的“一号工程”。自2024年8月起,极狐连续5个月销量破万,2024年全年极狐总销量81,017辆,同比增长169.91%。今年一季度,极狐实现销量同比增长700%,3月销量突破1.3万辆,创单月历史新高。
根据规划,北汽集团未来将在自主乘用车领域投入1000亿资金,重点赋能极狐的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力争到2027年,极狐成长为年销60万辆以上的新能源品牌。
北京越野是北汽的根基。“从中国越野车发明者到中国越野车领导者,这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
48小时订单破万、市场份额81%、新能源方盒子市场排名第一,持续领跑增程方盒子赛道——这是BJ40增程上市以来亮出的“成绩单”。一季度,北京越野实现销售2.4万辆,同比增长47%。
当新能源浪潮席卷汽车产业,硬派SUV的电动化转型面临独特挑战:如何在保留机械硬核的同时,注入电动化的高效与智能?BJ40增程给出的答案是“全维度超越”——不做“油改电”的妥协,而是以增程技术重构动力逻辑,以智能科技升级交互体验,以安全架构强化越野本质。
上海车展前夕,北京汽车用一场跨越千里的征途挑战,诠释了什么叫“超长续航”。BJ40增程满油、满电、满载,从北京出发驶向上海,挑战续航极限。在四人八箱、突遇大雨、全程空调、高速的条件下,实测续航结果为972公里,圆满完成任务。
对于享界,张建勇的表述是,“北汽将以核心战略、第一优先战略的高度,集合集团资源All in。”享界汽车连续7个月蝉联中国市场40万以上纯电轿车销量冠军。最新上市的享界S9增程版,24小时大定突破3500台,72小时大定突破5200台。
到2027年,北汽集团计划实现整车销量突破3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年销量达到200万辆,自主品牌乘用车年销量100万辆,新能源车占比超过50%。
重构供应链,“一把手工程”见真章
作为北汽集团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三年跃升行动”计划旨在全面提升集团在规模、效益、效率等方面的综合实力,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和用户服务型汽车企业。该计划的具体抓手是深入实施“营销、成本、质量”三大“一把手工程”。
面对全球化竞争与汽车产业深度变革,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供应链遭遇资源冗余、标准碎片化、议价能力薄弱等瓶颈。
每节省一分钱,企业就多一分利润,就多赢得一点生存空间。汽车制造80%的成本在研发过程中锁定,每一个部件的选型都至关重要。
2024年四季度,为抓住新一轮车型项目即将密集启动的窗口期,迅速有效地推进自主品牌乘用车通用化工作落地,极致成本办公室正式组建。
今年一季度,极致成本办公室联合各方力量,针对自主乘用车全系量产车型成立300多个降本TFT小组。工程师们以商品成功为导向,快速协助搭建统一的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供应商准入和评价标准,实现零部件通用化及目标成本达成率。
供应商体系整合是极致成本办公室攻坚的主战场,经过不懈努力,仅用3个月时间,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组合辅助驾驶、智能座舱两大系统就实现了全年采购成本压降逾亿元。
相较传统整车开发周期,享界S9增程版攻坚团队以“同步工程”为核心策略,“抢”出了一半的时间。其中,一体式全覆盖机舱方案是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攻关课题,承接着提升整车品质、增强客户感知的作用。
据悉,行业内同类型的开发至少需要6个月的周期,为保障项目进度和车辆按期交付,团队仅用3个月时间,完成了北汽首款一体式全覆盖机舱装饰件从设计到满足质量要求交付的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张建勇还是享界S9增程版的“一号体验官”,每天提交驾车通勤日报,反馈驾驶感受和优化建议。
人汽观察:
当下,汽车产业正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面对合资失速的劣势,北汽集团通过管理层换血与资源整合,品牌重塑与技术突破,赢得了一定的市场声量和销量。
不容忽视的是,当下的北汽集团依然面临重重压力,首当其冲的就是财务困局。
品牌层面,北汽蓝谷旗下拥有极狐、BEIJING和享界三大品牌,分别针对不同细分市场,但彼此之间的区隔和协同效应尚不明显。
至于享界,尽管华为向北汽新能源转让了“享界”商标,但在华为生态内部激烈的资源竞争下,以及未来双方在品牌定位、市场推广策略等方面的协同效应究竟能发挥到何种境界,仍存较大不确定性。
除了内忧,还有外患。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进入残酷的淘汰赛阶段,市场竞争格局的急剧变化,使北汽面临巨大压力。
在践行“三年跃升行动”战略的路途上,北汽集团和张建勇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