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规军?就以渡海作战为例,当年我们拿下海南岛用的是渔船、民船,千帆竞发靠的是人力,这就是游击队。尽管我们的部队是正规军,但是我们的方法是游击队。如今,如果再进行登岛战役,我想一定是导弹、远程火箭炮定点清除,空军净天,无人机覆盖。两栖舰艇搬运,这里面人员得到了最大的保护,所有都有预案,完全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就是正规军。
说到汽车,中国的汽车企业几乎都是游击队出身。曾经和零部件企业聊天时,他们归纳了和自主车企配套的4种方式:
第一种,主机厂从车型预研就和零部件厂合作,研发模具给费用,生产样件,装车测试,产品上线。零部件企业从主机厂的新产品开始双方共同开发共享产权。产品配套的订单也是相对固定。这个车型的生命周期里面一般不会有变动。据介绍,数十家自主车企,这么做的凤毛麟角。
第二种,企业很是谦虚,到零部件企业里面,找相同或相似产品,既不检测,也不需要一套复杂的认证手续,直接下单,买过去就用。
第三种,最初虚心学习,经常派技术员来交流。一两年以后,零部件订单越来越少,一了解,原来是订单给了主机厂附近的小厂。傻子也明白,这是主机厂吃透了Knowhow,再辅导没有技术能力的小厂,以达到增强话语权,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
第四种,和第三种类似也是逐渐订单没有,直至完全没有。但他没有扶植其他小厂,而是他们直接自己生产。既降低了成本,也保障了供应链安全。
自主企业在起步阶段,做一些不那么敞亮的事情,可以理解。毕竟,西方工业文明蓬勃发展的200年,恰恰是我国积贫积弱的200年。许多产品已经被专利等手段织成了密不透风的网,如果只是采取跟随策略,中国永远也摆脱不了廉价劳动力和初级加工的角色。同样的车型,自主车企一定卖的比合资企业的便宜,同样的价格,一定是配置多,车型大。便宜还要量大,自主车企最常见的手段就是在零部件上做文章,什么瓜菜代,什么偷工减料。总之在我们自主企业的起步阶段,这类的事儿很多,这也导致我们当年的自主品牌的产品在品质上质量上确实和合资企业有差距,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如今我们产品出口已经是世界第一,国内的一些车企也跻身了全球十大,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提升品质。因为我们既然是世界第一的出口大国,那么必然面临着国外的方方面面的要求,有舆论上的,有品控上的,有政府法规上的,总而言之,一旦出现问题,就有可能败走麦城。
目前年底的和零部件企业的议价行为,这是企业经营的正常行为,这也是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每年都会遇到的问题,没有什么特殊。但是如果我们的主机厂一味的不计后果的压低零部件的价格,有可能导致质量的下降,风险还是很大的。我们出口产品也不能以卷价格为出发点,而是要拼质量,拼功能、拼技术。在这一点上,摩托车是我们的前车之鉴。如今我们在越南市场几乎没有一辆中国产的摩托车。当年中国摩托车风靡越南,就因为无底线的卷价格,导致质量口碑崩塌,覆巢之下,岂有完卵,那些劣币驱逐了良币,导致大家一起完完。这种惨痛的教训,我们绝不能在汽车行业再现。所以汽车主机厂一定要把握好对零部件企业的议价要求,让零部件企业有休身养息的机会,有提升自己研发能力的机会。双方通过合力提升技术,降低成本,共同发展,而不是大刀乱砍,刀刀见血,砍掉了零部件企业发展的机会。
当然,和零部件的关系只是正规军体系的一小部分。真正需要正规化的,是引入正规军的体制,以体制管理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管理人财物。如此,即使偶尔的产品失误、营销失误,也不会让企业深陷泥潭。如果还是游击队打法,一旦失误,应对不力,有可能面临灭顶之灾。不过,企业发展战略不在此列,那是企业领导人的事情。何谓企业家,就是他有异于常人的眼光和毅力。古今中外的优秀企业,概莫如是。
中国车企由大到强的标志,不是我们产量世界第一,不是出口世界第一,而是我们有没有正规军,有几个正规军团。这些正规军团他们正向研发,敬畏法规,敬畏消费者,敬畏上下游合作者。非如此,即使做大了,也走不远。因为,出了国,我们就是外资企业、外资产品,点点小问题,都可能成为燎原之火。没有预案,没有体系应对能力,还是游击队那一套,那就是盲人瞎马式的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