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业界新闻

吉利雷达荣获“国际级品质创新—汽车工业巅峰奖”

时间:2024-05-08  汽车商务网  

    近日,以“标准引领,体系创新,共创汽车产业未来”为主题,由国际汽车质量标准化协会(IAQSA)主办的2024(第二届)国际质量标准化峰会暨中国汽车质量体系创新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国际汽车工作组(IATF)、国际汽车监督局(IAOB)、美国汽车工业行动集团(AIAG)、法国IATF、以吉利雷达为代表的众多汽车行业领军企业以及政府机关组织的领导专家齐聚一堂,共商汽车行业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大计。

    本届峰会以“标准引领,体系创新,共创汽车产业未来”为主题,旨在探讨新技术下的质量体系标准创新,支持产业全球化协同和发展。吉利雷达凭借超越传统皮卡、媲美高端新能源乘用车的产品品质,成为首个荣获“国际级品质创新—汽车工业巅峰奖”的皮卡品牌。

左一:IATF(国际汽车工作组)主席James先生;左二:吉利雷达整车质量部部长赵家聘;右一:原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刘卓慧

    Automotive Disciplined Innovation Award(汽车工业巅峰奖)由国际汽车质量标准化协会IAQSA、全国汽车联合工作组和IATF国际专家组针对智能电动汽车工业高质量转型创新而设立,并由IATF主席James Bruin亲自命名。James Bruin表示:“我们推出这个国际级品质创新奖项|巅峰奖,旨在表彰那些运用前沿技术进行创新同时又对其潜在风险影响进行充分考量的创新产品、组织和个人。”

    从“硬件定义汽车”到“软件定义汽车”,再到“场景定义汽车”,吉利雷达始终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使用场景为重点,结合皮卡产品的高扩展性特点,为新生活、新业态的多个行业领域提供了一系列独特的场景化解决方案,颠覆了传统燃油皮卡“伪乘用化”的现状,以纯电皮卡的身份,首次实现了皮卡的“真乘用化”,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之路。

    在技术品质方面,吉利雷达基于国内首个户外生态新能源架构,历时三年打造了M.A.P雷达瀚海平台。在该平台的赋能之下,吉利雷达最新推出了四驱产品雷达地平线,其零百加速仅需4.5s,拥有815mm最大涉水深度和95%最大爬坡度。同时具备全球第一的21KW智能外放电技术,不仅可以让用户实现多日不断电露营,一些大功率的户外工业设备同样可以随意使用,甚至可以在必要时为其他新能源汽车充电。此外,雷达地平线搭载了支持多达100个露营设备接入的智联魔盒,实现了产品与用户的深度链接,助力吉利雷达成为国内皮卡智电新技术应用典范。

     除了在技术和产品上精益求精,吉利雷达还是电动皮卡质量标准引领者。在产品设计方面,吉利雷达确立了 272 项产品标准,全面涵盖整车、系统及零部件级别的开发。在产品评价方面,创建了《皮卡顾客整车评审标准》,其中包含 13 大项以及 158个细分评价项目。而在产品检验方面,依据皮卡的使用场景,设计了包含自动泊车区、斜坡路、巨石路等 21 种不同的测试路段,以确保车辆的出厂质量,全面保障用户的用车安全及体验。

    在传统皮卡企业并不十分重视的服务品质方面,吉利雷达同样实现了“超级”进阶。通过与吉利服务网络战略合作,吉利雷达快速完成了灵活高效的区域服务体系建设。同时,通过售后保养周期调整,车辆保险统一定制等活动,构建了极具优势的RADARCARE雷达超享品牌服务,为用户提供“雷达超享”五大权益,让用户体验更便捷、更高效的品质化服务。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突破50%,迎来了历史性“拐点”,中国汽车产业产销量创历史新高,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电动化的上半场迈入智能化的下半场。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汽车产业基础逐步壮大,中国品牌与产品品质也发展迅猛,深度融合了智能化新技术的中国汽车体系质量创新成果获得了国际组织专家的高度认可,这既是产业面向国际化的入场券、新赛点,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稳健向上的重要保障。

    吉利雷达不仅在产品、技术和服务上引领行业,同时在质量管理上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不仅为品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同时颠覆了传统皮卡的质量标准,为行业发展确立了新的典范。

    通过引领新能源皮卡新赛道,为新生活、新业态领域的用户群体带来更多元化的拓展性和可玩性,吉利雷达彻底改变了中国皮卡行业,以雷达地平线这一极具创新精神的产品拉高了皮卡户外趣玩基准线。未来,吉利雷达将通过更优秀的产品,更优质的服务,与行业同僚共同推动皮卡新能源化,持续开拓中国皮卡市场巨大的能量与潜力,为用户谋福利,为行业谋发展。

      汽车商务网来源于网络转载的文章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图片内容和版权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