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今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全中国大干快上燃料电池的风潮四起。
此时,安徽明天氢能公司总经理王朝云却认为:“全球科学家孜孜追求180年,才认准氢能是清洁能源的终极方向,所以我们今天不能急于求成,必须沉下心来扎实做事,稳步发展,最好的成功,是踏实走好自己的路。”
换言之,氢能的成功属于长期主义者。
燃料电池成大热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这是氢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政策支持下,今年燃料电池行业成为大热门。
发展燃料电池产业,地方政府的兴致颇高。日前,《9大省市氢能产业规划、现状和优势一览》一文引起广泛关注。该文章详细解读了武汉、苏州、佛山、张家港、山东、张家口、辽宁、成都、江苏等9大省市的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规划。各地的规划可以概括为三大——目标远大、投资巨大、规模庞大。
与此同时,很多企业自认为找到新风口,大干快上燃料电池项目。《北极星储能网》统计称,截至2019年2月,我国大约245家注册企业直接从事氢燃料电池相关业务,并且企业数量还在持续增加中。
氢能突然大热,引发广泛争议。
质疑树立反向指标
在王朝云看来,当一个行业引起各界广泛关注的时候,肯定会有多种意见。而反对意见相当于树立了反向指标,促使从业者加倍努力做得更好。
有人认为,中国缺少氢气资源,而且氢气制取的成本很高,所以中国不适合发展燃料电池汽车。
王朝云解释说:“中国是全球氢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一年的氢气产量超过2000万吨。一方面,大量的工业副产氢可提供稳定、大规模、低成本的氢源供给。另一方面,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可再生能源发电国,每年仅风电、光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弃电约1000亿千瓦时,可用于电解水制氢约200万吨。弃风、弃光的电价很便宜,制取每公斤氢气价格成本不到10块钱。工业副产氢和煤化工制氢,每公斤大约十几块钱。”
有人提出,中国氢气的储、运环节都不过关,而且要大量投资,还要占用大量土地,所以中国不适合发展氢能。
王朝云介绍说:“整个氢能产业链分成制取、储存、运输、加注、使用五大环节。首先,运输和储存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目前建设加氢站虽然需要占地且成本较高,但是与当年建设电网、建加油站一样,初期需要较高投入,形成规模后,加氢站和电网、加油站一样将带动一个新的能源体系发展壮大。具体来说,现在建设一个加氢站的成本和用地,不会超过一个加油站的成本和用地。”
有人认为,按照“从井口到车轮”的原理计算,氢能源并不环保。
王朝云解释道:“我可以肯定地说,在已知的能源转换方式中,燃料电池汽车是最环保的。燃烧一升汽油,约可产生2.4公斤二氧化碳,锂电如果是火力发电,碳排放也远高于燃料电池。退一步讲,氯碱工业的副产氢,虽然在工厂端是有污染的,即使是这样,也比现在的传统燃油车要环保。”
还有人担心,燃料电池汽车非常不安全,容易发生爆炸。
王朝云认为:“只要是能源就存在安全问题。人们觉得氢能不安全,主要是因为对这种能源不了解。比如说,当年发现的石油的时候,还没有发现它的使用价值,就只能把石油烧掉,自己躲得远远的。如今,人类建立起了很好的防护机制,与石油相处很融洽。氢能源道理也一样。燃料电池汽车通过密封氢气瓶释放氢气到燃料电池,氢气和氧气在其内部通过电化学反应进行发电,整个环节中没有任何燃烧。同时氢气瓶和燃料电池之间会采取熔断方式来进行安全防范。由于氢气是世界上已知的密度最小的气体,即使燃烧也会像打火机的火苗一样冲天而去,相对是安全的。”
质疑者为氢能发展树立了反向指标。王朝云表示:“人们认为现在燃料电池车太贵,我们就要努力,必须做到比汽油车更便宜;人们觉得氢能不安全,这给我们提了醒,在安全方面我们一定要超过传统能源汽车。”
氢能在中国前景广阔
氢能源研究在中国起步并不晚,但在商业化层面,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尚有差距。
王朝云介绍说:“燃料电池是一个很特别的领域,最早应用在航空航天方面,中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研发,起步一点都没有晚于国际上的发达国家。如今,在技术指标,技术性能,技术水平等方面,我们跟国际先进水平接近。但是,在燃料电池的使用领域,中国恰恰是落后的。 比如,丰田公司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大概花了二十年时间,本田、日产、现代公司都有燃料电池汽车。相反,中国在民用领域燃料电池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在工程化、商业化,全产业链建设方面暂时落后。不过,我们要看到,中国有庞大的市场,还有各级政府的积极地支持和帮助。简言之,中国可以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下一阶段燃料电池一定会在中国迎来大发展。”
高手都是长期主义者
当前,在资本裹挟下,部分企业采取购买国外技术在国内搞组装的办法,以期快速投产、快速获利。然而,王朝云却选择了自主研发长期努力的路径。
据悉,由国内顶级燃料电池专家悉心指导,管理团队狠抓落实,明天氢能公司正稳扎稳打向前推进。王朝云介绍说:“我们公司核心技术骨干来自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同济大学等科研院校。管理团队由汽车行业职业团队组成。公司目前拥有的研究员,教授、博导、高工50余名,硕博士学位的人才占比65%。 2019年,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衣宝廉院士主持下,建成安徽省唯一的燃料电池领域院士工作站。目前,该公司建成了8大工艺对应的生产线,现阶段可实现燃料电池小批量生产。”
很明显,从国外引进技术,外国公司肯定不会把最先进的技术卖给中国。因此,王朝云选择了自主研发实业报国之路,这无疑对中国燃料电池人才培养、技术储备、产业链发展都极其重要。然而,技术之路最公平也最残酷,因为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所以王朝云走上了一条漫长且充满艰辛的道路。
插个小插曲,曾经有人问巴菲特:“你的投资理念非常简单,为什么大家不直接复制你的做法呢?”
巴菲特回答说:“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地变富。”
有机构统计称,股神巴菲特99.8%的资产是在他50岁后赚到的。可见,积累是一个漫长且异常重要的过程。
回归主题,中国燃料电池技术的奠基者、开拓者衣宝廉院士告诫王朝云:“明天氢能公司要长期坚持教授+工匠的路线,不受外界干扰,持续地、默默无闻地合理推进,方能取得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