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闹得沸沸扬扬的恒大FF仲裁案出炉。在无数股民、投资客、创业者、吃瓜群众关注下,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对恒大和FF各打50大板——既否决了贾跃亭提出的彻底剥夺恒大融资同意权的要求,也否决了贾跃亭要求终止恒大一切协议的要求;而鉴于FF如今岌岌可危的资金困境,允许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融资:1、新股权融资估值不得低于恒大投资后的估值即45亿美元;2如果确定融资,恒大享有优先购买权;3、最终仲裁前对外融资额不得超过5亿美金。
在恒大健康官网发布“贾跃亭诉求被驳回”的获胜内幕消息后不久,贾跃亭方面也在FF官网发布“胜利宣言”——Faraday Future(FF)申请紧急仲裁全国获胜,正式开放全球融资。
双方均称自己为赢家,那么谁又是输家呢?实际上,贾跃亭的FF在这场仲裁中获得的是为期6-18个月且金额仅为5亿美元的融资权——因为继续仲裁恒大是否有融资同意权还需要这么一段时间。但是,按照之前FF之前半年花掉恒大8亿美金融资的烧钱速度,即使能够融资5亿美元,能不能达到之前对赌协议中的2019年一季度对FF91进行量产的红线犹未可知。更何况能够出手参与这场游戏的人越来越少,而贾跃亭的信用受到广泛质疑,尤其在连续“坑掉”两位房地产大佬融孙创宏斌与恒大许家印之后。
26日早间,恒大健康涨幅扩大至11.49%,报11.06港元/股。至少从民间投资客来看,更多人看好恒大在这场仲裁结果后获利。据悉,2017年恒大总资产规模达到17618亿,净资产2422亿,营业额3110.2亿,现金余额2877亿元……而恒大目前所有风险在于前期投入的8亿美金,以及后续展开的FF电动车营销布局。不过话又说话来,即使从FF中退出,难道已经嗅到智能汽车这块奶酪气息的许家印和恒大就会停止对该领域的扩张吗?
可以说,这场仲裁案结果出来后,悬在贾跃亭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