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业界新闻

汽车观察:本土B级车如何致胜?

时间:2018-05-09    贾卫中

刚刚结束的北京车展上,扎堆亮相的博越GE、WEY P8、荣威RX8、瑞虎8等本土B级车,能否改变中国品牌市场份额萎缩的现状?“健康状况”不佳,生命周期短暂,合资二手车强势冲击……多种因素影响下,本土B级车又如何致胜?

本土B级车如何致胜?

 

本土B级车市场表现堪忧

一季度,B级乘用车增幅不小,但本土B级车却不增反降。表现为,中国品牌B级轿车市场份额出现萎缩,本土B级SUV增幅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本土B级车如何致胜?

乘联会数据显示,一季度B级乘用车销量约为119.5万辆,同比增幅为7.0%。中国品牌B级车销量约为31.1万辆,同比增幅为-12.9%。其中,本土B级轿车仅售出3.1万辆,销量占B级轿车总销量的5.4%,市场份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5个百分点。本土B级SUV销量约为19.3万辆,同比增幅仅为4.0%,低于B级SUV增幅(6.0%)。

作为中国品牌“冲击高端”的拳头产品,本土B级车整体表现欠佳,中国品牌高端化发展之路并不平坦。

本土B级车“健康状况”堪忧

多数本土B级车“健康状况”不佳,导致产品生命周期短暂,而高端产品匮乏,则意味着中国品牌高端化之路充满艰辛。

正则ALI(阿里指数,以下简称“指数”)显示,多数本土B级车的“健康状况”堪忧。“指数”的计算方法是,把每款本土B级量产车型从诞生之日起,到下一代全新车型上市作为一个生命周期。以该款车生命周期内月销量数据,对比B级市场所有车型总销量的平均值,从而得出其成长过程中是否能够达到均线标准。生命周期内销量在均线之上的车型,意味着其拥有“健康”的成长轨迹。据统计,市场在售的32款本土B级轿车、SUV产品中,月销量在B级市场均线之上的产品只有10款。换言之,多数本土B级车的“健康状况”堪忧。

 

“健康状况”较差直接导致了本土B级车生命周期普遍偏短。行业内一款车从量产到退出市场的时间大约为5年,或者说,一款车完整的生命周期为5年。如果小于5年,则为“短命车型”,如果超过5年,则为“长寿车型”。《选车网》追踪了48款中国品牌B级轿车、SUV产品近15年的销量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本土B级车平均寿命低于5年。

本土B级车如何致胜?

如果说“健康状况”不良,不具备“长寿基因”是本土B级车的表面特征,那么缺乏高品质产品则是其市场份额下降的内在原因。现实情况是,“健康状况”良好的本土高端B级车数量极少,而低端大车的数量却很多。统计显示,在“健康状况”良好的10款本土B级产品中,只有吉利博瑞、WEY VV7和传祺GS8三款车型的售价在15万元以上。相反,起步价在7万元左右,且销量不错的中国品牌B级车则有4款。换句话说,能够与合资产品展开正面对攻,抢占洋品牌市场的本土产品少之又少;一些本土B级车只是徒有其表,只能在低端市场挤占中国品牌紧凑型、小型车的市场份额维持生存。

然而,品牌高端化建设已成为本土车企转型升级战役中必须打赢的关键一战,中国品牌如何才能取得突破?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成为突破口

10万~20万元合资二手车交易量增加,给中国品牌高端B级新车带来冲击。未来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中国品牌“冲击高端”的重要突破口。

10万~20万元合资二手车已经成为本土B级车的“重要敌人”。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一季度10万~20万元二手车销量约为91.9万辆,销量直逼同价位的新车(265万辆)。并且,大众、通用、丰田三家企业的产品稳居二手车前十的位置。毫无疑问,合资二手车对中国品牌B级新车已经构成了威胁。

本土B级车如何致胜?

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本土新车战胜合资二手车的关键砝码。随着大量年轻客户成为推动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车载智能互联系统已成为其购车必不可少的配置,在这方面中国品牌新车不但先发制人,而且有着本土化优势。以奇瑞汽车为例,北京车展上市的B级SUV瑞虎8,搭载了奇瑞汽车最新的“雄狮智云”系统。该系统支持自定义语音唤醒指令,不但可以实现语音打开空调、天窗、尾门等功能,而且还可识别32种方言,能满足全国大部分地区用户的使用习惯。尽管部分合资二手车可靠性、耐久性好于中国品牌产品,但不具备车载智能互联系统,或将导致其对城市年轻消费者的吸引力下降。

本土B级车如何致胜?

新能源汽车也将成为本土B级车的重要突破口。吉利、长城在北京车展上分别亮相了插电式混合动力B级轿车博瑞GE,B级SUV WEY P8。以博瑞GE为例,这款车搭载了吉利和沃尔沃联合研发的1.5TD+7DCTH插电混动系统,百公里加权油耗仅1.6升,最快1.5小时即可完成充电。堪称是目前插混产品中最省油、充电速度最快的车型。从产品架构来说,价格亲民的博瑞GE和WEY P8将成为吉利、长城B级产品——博瑞、VV7的有益补充。部分合资二手车虽然价格不高,但在日趋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下很难过关。相比之下,中国品牌新能源产品优势明显,未来有望在一二线城市形成反超。

毋庸置疑,B级车是各车企品牌力、产品力集中展现的最佳舞台,因此洋品牌在自家的B级车上煞费苦心。虽然本土高端B级车在整车品质、驾乘体验上已经不输合资车,且性价比高于合资车,但品牌力欠缺仍是不争的事实。

此次北京车展上,搭载最新车联网系统的本土新能源高端B级车纷纷亮相,其前瞻性的技术优势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品牌力不足。今年,本土高端B级车将继续与合资产品展开对攻战;而徒有其表的低端B级车,虽然短期内热销,但难逃生命周期短暂,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汽车商务网来源于网络转载的文章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图片内容和版权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