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般地中性胎管理,汉密尔顿确保了这场精彩胜利
5月26日,摩纳哥——用他自己的话说,刘易斯·汉密尔顿将这场比赛定义为“我职业生涯至今最难的比赛”,执行一停策略的他,在第11圈比赛早期的安全车时段进行,换下软胎、换上中性胎。这位梅赛德斯车手随后必须要用控制他的黄胎节奏,面对着身后使用硬胎的追击者,最终用这套轮胎完成这场总计78圈的比赛。
关键点:
· 安全车在第11圈出动,因为法拉利车队的夏尔·勒克莱尔,在不断先前争取位置的过程中,他与其他竞争对手发生碰撞,留下了大量碎片。领先集团的大部分车手都利用这次安全车时段进行了进站换胎。
· 汉密尔顿从领先位置进站,换上了中性胎。在这一轮进站之后,红牛车队的马克思·维斯塔潘——在进站换上硬胎之后收获了第二名的位置,他由于有一个五秒的罚时,在赛后被加在成绩上:因此,他更需要拼搏,需要专注比赛。
· 梅赛德斯车手瓦塔里·博塔斯,最终以第三名完赛,由于和维斯塔潘这一事故造成的轮胎损伤,他在安全车带领下被迫再次进站。
· 汉密尔顿在余下的比赛中,成功地控住了自己的节奏,尽可能延长着这套中性胎的使用寿命,而维斯塔潘则一路紧追。
· 红牛车队的皮雷·加斯利,很晚再次进站换上软胎,保持住了第五名的位置:并且收获了正赛最快单圈的额外一个积分。
每款轮胎的表现
· 硬胎C3:除汉密尔顿之外的另两位领奖台车手使用到了这款配方轮胎,展示了非常出色的性能表现和耐磨损性平衡,是比赛第二场长距离多圈数的最佳选择。
· 中性胎C4:汉密尔顿用这款配方完成了绝大部分的比赛,成功地应对了前轮的颗粒化情况,但仰仗着后胎提供的强大牵引力,防住了身后的对手们。
· 软胎C5:大部分车手使用这一配方起步,特别是哈斯车手罗曼·格罗斯让,用这一配方跑完了50圈。
倍耐力F1和赛车运动总监Mario Isola说:
“在不确定的天气条件下,我们看到了一场精彩的大奖赛,一对伟大的对手,汉密尔顿和维斯塔潘一直战斗在一起:比赛将近尾声时,他们甚至太过接近,发生了一些擦碰。汉密尔顿非常高效地进行了更软配方的轮胎管理,在安全车时段完成唯一一次进站之后,他用中性胎完成了66圈,而安全车时段也被证明是比赛中的关键时刻。法拉利做出了给维特尔换上硬胎的决定,确保了他登上领奖台,而汉密尔顿保护好轮胎进而获得胜利的能力,一定会让尼基·劳达感到骄傲。”
每款配方轮胎的最佳单圈:
博塔斯-1分15秒163 |
阿尔本-1分15秒607 |
加斯利-1分14秒279 |
霍肯伯格-1分16秒276 |
塞恩斯-1分15秒891 |
博塔斯-1分16秒146 |
斯托尔-1分16秒379 |
里卡多-1分15秒979 |
汉密尔顿-1分16秒167 |
每款配方轮胎的正赛最长赛段:
轮胎配方 |
车手 |
圈数 |
硬胎C3 |
霍肯伯格 |
67 |
中性胎C4 |
里卡多、汉密尔顿 |
66 |
软胎C5 |
格罗斯让 |
50 |
进站汇总
赛车 |
车手 |
起步轮胎 |
第一次进站 |
第二次进站 |
44 |
汉密尔顿 |
旧软胎C5 |
新中性胎C4 (11) |
|
5 |
维特尔 |
旧软胎C5 |
新硬胎C3 (11) |
|
77 |
博塔斯 |
旧软胎C5 |
新中性胎C4 (11) |
新硬胎C3 (12) |
33 |
维斯塔潘 |
旧软胎C5 |
新硬胎C3 (11) |
|
10 |
加斯利 |
旧软胎C5 |
新中性胎C4 (27) |
旧软胎C5 (62) |
55 |
塞恩斯 |
旧软胎C5 |
新中性胎C4 (30) |
|
26 |
科维亚特 |
旧软胎C5 |
新中性胎C4 (32) |
|
23 |
阿尔本 |
旧软胎C5 |
新中性胎C4 (40) |
|
3 |
里卡多 |
旧软胎C5 |
新中性胎C4 (11) |
|
8 |
格罗斯让 |
新软胎C5 |
新中性胎C4 (50) |
|
4 |
诺里斯 |
新中性胎C4 |
新软胎C5 (47) |
|
20 |
马格努森 |
旧软胎C5 |
新中性胎C4 (11) |
|
11 |
佩雷斯 |
新中性胎C4 |
新硬胎C3 (11) |
|
27 |
霍肯伯格 |
新中性胎C4 |
新硬胎C3 (9) |
|
63 |
拉塞尔 |
新中性胎C4 |
新硬胎C3 (10) |
|
18 |
斯托尔 |
新中性胎C4 |
新硬胎C3 (39) |
|
7 |
莱科宁 |
新软胎C5 |
新中性胎C4 (46) |
|
88 |
库比卡 |
新中性胎C4 |
新硬胎C3 (21) |
|
99 |
吉奥威纳兹 |
新软胎C5 |
新中性胎C4 (44) |
|
16 |
勒克莱尔 |
新中性胎C4 |
新硬胎C3 (9) |
新软胎C5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