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创近日公布了其战略发展的下一阶段,将聚焦于四大战略支柱,即:通过两大新业务板块实现差异化布局、可持续创新、均衡的全球布局、以及相互尊重和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
基于此战略,赢创计划到2027年显著提高其运营和财务表现。其中作为关键财务指标的已动用资本回报率预计将达到约11%。为此,调整后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计划较2023年增加10亿欧元。预计这一提升将分别来自“增长”和成本“优化”。赢创近年来显著改善的现金转换率将保持在40%以上的良好水平。
赢创工业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库乐满(Christian Kullmann)表示:“我们正从两个方面同步发力——把握增长机遇,进行成本管理。我们将2023年的经济危机转化为契机,完善未来数年战略并设定清晰目标。虽然这些目标很有挑战性,但我们深谙自身业务质量,并看到了额外机遇,例如德国和欧洲的经济刺激计划。”
赢创预计,“增长”相关举措将贡献5亿欧元收益,主要来自新工厂的更高产能利用率以及三大创新增长领域的新产品。赢创在多个富有吸引力及韧性的市场细分领域占据优势地位,包括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生物柴油催化剂以及创新膜技术。
在“优化”方面,各种成本削减项目将贡献另外5亿欧元。这些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包括集团增效计划“赢创定制”(Evonik Tailor Made),以及如动物营养、二氧化硅和高性能聚合物等单一业务线中的众多举措。采购部门的“ePro”项目也将做出贡献。
赢创工业集团首席财务官Maike Schuh表示:“绝大多数措施,尤其是在成本方面的措施,掌握在我们手中。至2027年,我们将专注于实施增长、成本及产品组合措施,提升财务指标,并通过减少债务进一步增强资产负债表。在此之前,我们将不会进行收购,但这些举措将为后续的行动创造机会。强劲的现金流和组合措施的成功实施,将使未来数年有条件通过股票回购等方式增加股东回报。”
公司此前设定了两个必须在2030年完成的关键可持续发展目标: 下一代解决方案,即可为客户带来显著可持续效益的产品,其营收占比将上升到50%(2024年:45%);公司的范围1和范围2的排放将减少25%。执行董事会的薪酬将与这些财务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达成挂钩。
库乐满表示:“赢创已经是可持续创新以及绿色转型的标杆。但我们的雄心不止于此——我们立志成为客户产品的超级赋能者,通过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助力各市场领域的客户生产更高效、更可持续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