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车企动态

一汽-大众25周年“一人一故事”:苏立民

时间:2016-05-16  汽车商务网  

        苏立民:没有一汽-大众这个大家,也不会有我今天的小家

  2016年一汽-大众正式成立25周年,企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辛勤付出,讲述一汽-大众25周年系列故事,将首批镜头对准了第一线的员工代表。

  

  苏立民,一汽-大众成都发动机厂机械维修高级技师

  苏立民,是此次一汽-大众25周年“一人一故事”的唯一一位“异地”员工代表。在成都发动机工厂采访苏立民时,他正在生产线上检查设备。“坚持把工作做好。”谈到初来成都时的各种不习惯,苏立民称这个信念始终不变。

  2012年7月,从一汽-大众长春基地受邀到成都支援工作,苏立民身上的特性吻合了“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的强烈员工责任感,即使在工作期间受伤住进医院,苏立民也没落下工作。

  

  苏立民在工厂指导工作

  听苏立民讲述,原来有一天在工作期间,苏立民的小脚趾被电瓶车撞骨折,他因此住院。住院期间,苏立民一直都在用电话沟通工作。“成都这边队伍年轻,我怕出安全事故,很多技术问题在电话里沟通不方便,还是在现场踏实。”于是没住多久,苏立民就出院回到了厂里。

  坚持把工作做好的苏立民在成都发动机工厂的项目结项后,因为优异的工作表现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并有意挽留他。“时间长了我对这里也熟悉了,一汽-大众培养了我这么多年,现在厂里需要我,我觉得也得担负起这个责任”。

  

  苏立民检修设备

  而每当在成都发动机工厂忙完一天的工作,本地同事们陆续回家与家人团聚,苏立民却只能回到自己的宿舍与远在长春的妻子和女儿通过微信互动。“当初家人是反对的,我就跟我媳妇说你就当我是出去长途旅行了。”苏立民介绍,与妻子是在一汽-大众长春基地认识,从恋爱到结婚到为人父母。

  

  苏立民在与家人视频聊天

  “以前总在家里,感觉不到,离家时间长了,对家人还挺挂念的。”在苏立民宿舍的桌上,摆放着全家福的照片。“一汽-大众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大家,没有当年的培养,也不会有我今天的小家。”离家从北方长春到南方成都来工作,苏立民认为这个选择也算是报答一汽-大众的知遇之恩。

  从2012年7月到2016年3月,苏立民离家3年8个月,共计1335天。

  

  苏立民在一汽-大众西南基地

  一汽-大众25周年的成长历程中,随着产业基地在全国版图上的不断增加,背后有不少像苏立民这样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为企业无私奉献的员工,他们为企业的茁壮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汽车商务网来源于网络转载的文章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图片内容和版权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