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辅助驾驶功能从高端车型的“专属配置”逐步下沉为新能源汽车的“标配选项”,消费者对这项技术的关注点始终聚焦于最核心的“安全性”上。然而,近年来频发的辅助驾驶相关事故、各第三方测评机构标准不一的混乱现状,让“究竟哪家的辅助驾驶真正安全”成为市场普遍困惑的问题。
就在行业亟需权威声音破局之际,国家顶级汽车技术权威机构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简称“中汽研”)于2025年11月牵头开展了一场高规格辅助驾驶安全实测。与第三方测评不同,此次测试采用统一标准,复现七大高频争议场景,覆盖六大主流车型,凭借官方背书与严谨方法论,赋予测试结果最高公信力,成为终结行业争议的“定调之测”。

在这场严苛的测试中,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系统的鸿蒙智行尚界H5,不仅以全场景满分成绩顺利通过所有基础测试项目,更主动申请加测多个极端场景,最终依旧保持“零失误”表现。值得关注的是,尚界H5作为鸿蒙智行目前售价最低的入门级车型,其出色表现并非个例,而是鸿蒙智行全系车型安全实力的集中体现。从始至终,鸿蒙智行秉持“安全是最大的豪华”这一核心价值观,而此次实测成绩,正是这一理念的最佳实践,也为整个辅助驾驶行业树立了全新的安全标杆。
极端场景显真章,尚界H5的安全应对“教科书”
中汽研此次设计的测试场景,直击用户日常用车中的高风险痛点,在“消失的前车”场景中,测试车辆以120km/h的高速行驶,前方车辆为避让静止障碍物突然紧急切出车道。在基础测试环节中,尚界H5迅速识别路况,平稳完成变道绕行;而在难度升级的加测环节中,车辆并未盲目跟风变道,而是先主动减速观察,待干扰车流完全通过、确保安全后,才平稳完成变道操作。

另一大高难度测试项目,多儿童横穿的“鬼探头”场景,更能考验辅助驾驶系统的应急反应能力。测试设定为城区道路,车辆以60km/h正常行驶,突然有4名“儿童”横穿马路,且车辆左侧有同向机动车、右侧有非机动车行驶,完全不具备变道避让的条件。华为乾崑智驾ADS 4系统迅速触发AEB自动紧急制动功能,精准控制刹车力度,最终将车辆稳稳停在安全距离内,成功避免碰撞风险。
技术革新筑根基,WEWA架构引领安全“范式革命”
尚界H5能在中汽研严苛测试中脱颖而出,核心驱动力源于华为乾崑智驾ADS 4系统的技术革新,尤其是全新WEWA架构带来的“安全范式革命”,让系统从“模仿人类驾驶经验”升级为“超越人类能力的AI驾驶”,为安全筑牢了底层技术根基。
传统辅助驾驶系统大多依赖真实道路采集的数据进行训练,这种模式的致命短板在于:面对极端场景、长尾案例时,系统容易因“从未见过”而陷入“手足无措”的困境。而华为乾崑智驾ADS 4的WEWA架构,通过“云端World Engine世界引擎+车端World Action Model世界行为模型”的协同模式,实现了从“人类学车”到“AI学车”的跨越。

在云端层面,World Engine世界引擎通过AI技术生成海量极端难例场景,结合真实路采数据进行强化训练,让系统在虚拟环境中提前“经历”各类罕见风险,大幅提升了对极端场景的应对能力。而在车端层面,World Action Model世界行为模型采用“多专家调度”机制,针对窄路会车、恶劣天气、高速巡航等不同场景,精准调用对应的“专业模块”,确保决策反应迅速且符合真实驾驶逻辑,避免了机械执行指令带来的安全隐患。
此外,多传感器融合方案为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鸿蒙智行采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的多传感器融合设计,实现全时段、全场景的稳定感知。
全系同源安全,从入门到旗舰的“无差别守护”
尚界H5作为鸿蒙智行的入门级车型,在中汽研实测中的满分表现,背后是鸿蒙智行“全系同源安全”的策略:从入门款到旗舰款,所有车型共享相同的安全理念、技术架构与核心传感器配置,绝不因车型定位差异而降低安全标准。
这种“无差别安全守护”的策略,打破了行业内“安全配置差异化”的常规操作。鸿蒙智行始终认为,安全是所有用户的基本需求,而非高端车型的“专属福利”。因此,华为乾崑智驾ADS 4系统的核心安全能力,被全面下放至全系车型,让每一位选择鸿蒙智行的用户,都能享受到同等水平的安全保障。

截至目前,鸿蒙智行辅助驾驶系统已累计避免超242万次潜在碰撞——这一来自海量用户真实用车场景的数据,与中汽研的权威实测结果相互印证,充分证明了其安全技术的成熟度与可靠性。无论是实验室的严苛测试,还是日常出行的复杂路况,鸿蒙智行都能以稳定表现守住安全底线。
树立行业标杆,推动辅助驾驶回归安全本质
中汽研此次“定调之测”的意义,远不止于一份测试报告。它不仅终结了第三方测评的标准乱象,为消费者提供了清晰、可靠的选车依据,更推动整个辅助驾驶行业从“拼功能数量”转向“重安全本质”,引导市场竞争回归核心价值。
鸿蒙智行的安全实力表现,正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这种标杆效应将倒逼更多车企跳出“功能堆砌”的误区,深耕安全技术,最终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安全、更可靠的方向发展。面对依旧复杂的市场环境,消费者该如何避开“智商税”,选择真正安全的辅助驾驶车型?结合中汽研实测结果与鸿蒙智行的技术实践,可总结出四大核心选购要素:
第一,重主动安全而非功能数量。重点关注系统是否具备“全时速、全方向、全目标、全场景、全天候”的五维覆盖能力。
第二,看多传感器融合而非单一硬件。纯视觉方案在极端环境下存在天然短板,而“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能通过硬件互补实现稳定感知,这是安全的基础前提。
第三,信真实体验而非参数堆砌。关注系统的反应速度是否及时、决策逻辑是否符合人类驾驶习惯,能否减少急刹、无效变道等影响安全与舒适性的情况,以及场景覆盖是否真正解决日常用车痛点。
第四,认真实口碑而非营销宣传。优先参考权威机构(如中汽研)的实测数据,以及大量用户的长期使用反馈——比如鸿蒙智行累计避免242万次碰撞的真实数据,远比华丽的营销话术更有说服力。
汽车智能化飞速发展,技术迭代永无止境,但安全的底线绝不容突破。鸿蒙智行用中汽研实测满分的成绩证明,真正的辅助驾驶,不是追求“零接管”的噱头,而是在每一次出行、每一个场景中,都能为用户提供“看得见、靠得住”的安全守护。随着行业标准的不断完善,我们期待更多车企能以鸿蒙智行为标杆,回归安全本质,让辅助驾驶真正成为消费者出行的“定心丸”,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