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业界新闻

汽车观察:汉腾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时间:2016-05-11    管学军

        5月9日,一个名为汉腾的自主品牌宣布诞生,意味着竞争本已白热化的中国汽车市场中,又增加了一个参与者。汉腾能否成功?将遇到哪些机遇和挑战?

111.jpg

        纵观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从十几年前的“井喷”式增长转入了“微增时代”,这个时代的背景是中国宏观经济放缓,消费需求下降。因此,乘用车市场整体表现为增长乏力。但其中的SUV异军突起,处于“井喷”式的增长已经有几年了,长城汽车就是在此背景下迅速崛起的,今年的目标已经锁定95万辆。也许是受到长城的刺激,众多自主品牌企业甩开轿车,蜂拥挤入SUV市场,尽管有些企业并未从中捞到多少油水。汉腾,或许是最后加入这场竞争勇敢者。
 

        就SUV市场而言,虽然今年的增长率远高于乘用车的总体水平,但审视过去几年来的趋势,可以看到这种增幅正在逐渐减小。增幅减小意味着离供需平衡点越来越近,直到有一天增幅与乘用车整体增幅持平,那天标志着在乘用车这个大板块中,SUV板块与其他车型板块的需求结构已经调整完毕。也就是说,汉腾目前抓的是市场快速增长的尾巴——即所谓机遇。但能否抓住?这就是所谓的挑战。
 

        横向检视SUV市场可以看到几个特点,一是群雄并起,目前几乎所有的车企都或多或少地进入了SUV市场,以期分一杯羹。二是缺少强势品牌,虽说有些合资企业已经进入SUV市场,但真正的大鳄并未真正介入其中,例如大众。从刚刚落幕的北京国际汽车展上看,几乎所有跨国公司的展台上都有SUV,或者说,他们进入中国SUV市场只是时间问题和介入强度问题。三是消费升级明显,与几年前市场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要求更高了,他们不仅要看整车的参数,而且要看做工、还对车内气体污染提出了新要求。正是由于这些年自主品牌的品质确实提高了,因此市场上居然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现象——韩系车的增长不敌自主品牌,甚至在蚕食德系轿车的市场。换言之,中国消费者审视汽车的标准是无差别的,这也就是汉腾所要面对的挑战——品质、技术。
 

        从目前汉腾透露的信息显示,其SUV大量采用了德国技术,甚至采用德国标准在制造。但是,决定成败的不仅如此,决定成败的因素大致有三,一是产品,即产品要好,品质要过得硬。二是要有渠道,即好的产品要通过经销商渠道送到消费者手里,没有足够丰沛的渠道资源,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三是品牌,现在中国的经销商已经非常精明了,他们绝不接受不能带来利润的产品,而能否让消费者走进4S店,很重要的因素是品牌。目前,我们市场上就有产品品质可与宝马3系媲美,但由于企业领导人重产品轻品牌,导致企业至今在垂死边缘挣扎,产品出得越多负担越重。而在厂家对老总的KPI考核中,品牌的投入几乎是看不见效果的,是难以量化的。而品牌恰是汉腾要面对的最大的挑战。
 

        汉腾的品牌积淀为零,优势在于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劣势也是一张白纸,没有口碑积淀,如何让消费者信任你?当然,最大的挑战在于企业领导层,很多企业的领导人更看重的是产品的品质,而不是站在品牌定位的角度去审视产品和市场,从而钻进了产品的牛角尖,最终导致企业进入困境,在没有品牌支撑的情况下,在产品中钻得越深问题会越严重,而当意识到问题所在的时候,恐怕已经无可挽回了。或者说,对汉腾而言,观念的挑战远甚于产品、技术、渠道等等表象的、能够物化表现的一切。
 

        用进化论的观点看待中国车企,就像从猿到人有个脱毛期,目前正是脱毛期的转折时期,通过了“脱毛期”,企业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生存的压力会转为发展的压力。如果过不了“脱毛期”,那么即便在市场中混着,也是“人类”驱赶的动物。我们期待着汉腾能够迅速“脱毛”,形成北有长城,南有汉腾的格局。

      汽车商务网来源于网络转载的文章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图片内容和版权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